7月29日至8月1日,学院格根图教授带领饲草加工团队成员刘明昊博士、刘翔东博士前往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与科技服务活动。作为学校“博士团陈巴尔虎行”专家组成员,团队聚焦饲草产业技术瓶颈,为当地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团队先后走访了巴彦库仁镇羊草种植基地、鑫达奶牛养殖场等13家农牧业生产单位与合作社,实地考察人工饲草种植规模与加工条件,分析羊草收储环节的技术短板。在肉牛养殖场,详细调研饲草配比与营养转化效率,针对冬季干草贮藏提升提出了优化方案。


此外,深入牧民家庭和红头羊养殖基地,了解品种改良进展及饲草本地化供应需求,为产业升级提供数据支撑。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饲草加工利用率低、贮藏损耗大等共性问题,格根图教授于8月1日在旗农科局专题培训会上作《饲草加工利用实用技术》报告。系统讲解青贮发酵调控、干草营养保全等核心技术,并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提出“分段式刈割”“混合青贮配方”等适配高寒牧区的创新方案。培训吸引近百名企业技术员与牧民参与,现场互动热烈。
本次科技服务活动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陈巴尔虎旗打通饲草产业“种-加-用”全链条,彰显团队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责任担当。
团队参与的“博士团陈巴尔虎行”活动,是内蒙古农业大学积极践行高校社会责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更是该校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科研优势与人才资源,组织专业博士团队深入陈巴尔虎旗,精准对接当地农牧业发展需求,以科技赋能助力产业升级。通过实地调研、技术指导、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博士团将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为陈巴尔虎旗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也为高校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广阔田野开辟了新路径,有力推动了地方与高校的协同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繁荣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文稿提供:刘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