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简介

一、历史沿革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源于1958年我国创建的第一个草原本科专业,是我国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1980年草原专业从畜牧系分离,设立独立的草原系。1999年4月与内蒙古林学院治沙系等7家单位合并成立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下设草业科学系。2016年6月治沙系独立组建沙漠治理学院,生态环境学院更名为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下设草学系。2024年8月,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更名为草业学院。


二、专业建设

      1952年组建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畜牧系牧草学、植物学课程组。1958年组建草原专业,开创全国草学高等教育先河。1966年招收首批外国留学生,是自治区最早招收留学生的单位。1975年开始招收蒙、汉双语授课学员。1987年草原专业更名为草原科学,1997年草原科学专业更名为草业科学专业。2005年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2007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被遴选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示范点。2022年获批药用植物栽培与鉴定本科专业和自治区草业现代产业学院。


三、学科建设

学院目前有草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草学学科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2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9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94年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学科,1999年被确定为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晋升为一级学科;2017年获批内蒙古自治区“双一流”建设学科;第五轮学科评估成绩为A档,是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中学科评估成绩最好的学科,实现了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学科建设历史性突破;2023年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双一流”建设拔尖学科。生态学学科200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设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23年根据学校学科优化调整政策,撤销一级学科博士点,保留一级学科硕士点。


四、师资队伍

学科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专职教师66人,包括教授16人,副教授14人,讲师30人,实验人员6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28人。有中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教学名师1人和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人,“神农青年英才”1人,霍英东基金获得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获得者1人,内蒙古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内蒙古自治区杰出青年基金1人,“草原英才”10人,“321人才工程”人才5人,“511人才工程”人才1人;省部级创新团队8个。担任本领域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主编1人、副主编2人、编委32人。在重要学术组织担任负责人职务的有17人次、秘书长7人次。引进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安东尼·比斯利 (Ton Bisseling)为草学学科特聘教授,中荷草地碳汇国际联合实验室(筹)首席科学家;柔性引进国内外专家10人作为学院教学、科研和发展智库。

17245


五、教学和人才培养

近5年,主持自治区和学校一流课程和教改项目5项,国家级一流课程1项,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得内蒙古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出版统编教材7部,其中2部荣获全国农业高校优秀教材,贾玉山教授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近5年,招收博士研究生89人,硕士研究生446人,本科生869人。通过培养务实诚信、团队合作、勤奋刻苦的科研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研究生在校期间主持研究生科创基金项目15项,发表学术论文357篇,编著出版专著10余部,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8项。5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1位学生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完成人);1位研究生获得全国草学研究生最高奖——“王栋奖学金”。2021年,在第七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1金2银,实现自治区高校在该项赛事上的金奖突破;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被遴选为“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2023年在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草学类本科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


六、科学研究

近5年,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161项,总经费3.28亿元。近5年,发表论文SCI收录177篇,中文核心、CSCD 438篇,部分论文发表在Nature,PNAS, The Innovation,Journal of Ecology, Global Change Biology等高水平期刊;出版专著38部,其中教材7部;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其他奖7项;发布行业和地方标准28项,培育草品种20个,其中国审品种2个。获批专利90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

七、教学、科研平台

建设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9个,自治区野外观测站4个。科研平台包括国家级植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饲草栽培、加工与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林草局北方抗旱耐寒草品种育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部属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草地资源与保护实验室1个;内蒙古自治区草地管理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草品种育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草地啮齿动物生态学与鼠害控制自治区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材良种育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4个。自治区野外观测站包括内蒙古正镶白旗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内蒙古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四子王旗荒漠草原草地生态系统内蒙古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东乌珠穆沁旗草学内蒙古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阿拉善左旗草学内蒙古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4个。教学科研基地4个,包括内蒙古农业大学海流图科技园区、萨拉齐职业技术学院校区、校本部东园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等校内基地3个;正镶白旗额里图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校外基地1个。


八、社会服务

学院教师积极通过科技服务、成果转化、建言献策和驻点帮扶等多渠道、多模式开展社会服务。累计培育牧草新品种59个,与蒙草和优然牧业等产业龙头企业合作,构建了“育种—良繁—推广”体系,牧草新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达900多万亩,累计产值达6亿多元。在我国北方牧区建立了8个现代化优质高效草原畜牧业管理模式,推广面积7895.86万亩,推动了牧区生态保护和草原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锡林郭勒盟建立了草业科技小院。承接了中组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库伦旗、扎赉特旗和甘肃省岷县的科技帮扶工作,累计帮扶和培训农牧民次数超过4000人次,发放各类培训材料1500余份。在自治区草产业发展、草原生态修复、草原过牧对策、鼠害鼠疫防治领域建言献策、咨询服务30余次,助力自治区社会经济高效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实施。知行馆”和“草原野生动物馆”向社会大众开放,累计接待社会各界人士4000余人次;连续多年开展“6月18日,草原保护日”科普活动,接待中小学生2000余人次。


九、学术交流

近5年,学院举办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3次,区域性和专题学术会议12次。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英国洛桑实验室、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蒙古国国立生命科技大学等10余家国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度交流。学院先后派出8位教师金额10名学生赴国外交流访问或留学深造。邀请10余位国外专家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或合作研究。2024年9月2日-6日,学院将承办第八届“中日韩”国际草地大会。



 
学院概况

Copyright © 1999-2016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鄂尔多斯东街29号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邮编:010011   邮箱:czy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