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贾玉山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中科院一区TOP,IF=5.2)、《Chemical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中科院二区,IF=6.0)发表了有关紫花苜蓿原料和青贮气味研究的系列文章,系统揭示了苜蓿生长期间气味变化规律和微生物代谢与苜蓿青贮品质和气味的关联,同时利用自筛乳酸菌对苜蓿青贮的气味进行调控,为提高青贮饲料品质和等级提供了理论基础。草业学院贾玉山教授和王志军副教授为通讯作者,刘逸超博士为第一作者。以上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6034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E0111000)、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专项(CCPTZX2023B07)的资助。
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Volatile metabolomics and metagenomics reveal the effect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on alfalfa silage quality,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基于挥发性代谢组和宏基因组,探究了市售植物乳杆菌(CL)、自筛植物乳杆菌(LP)和自筛戊糖片球菌(PP)对苜蓿青贮品质、微生物群落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自筛乳酸菌的苜蓿青贮饲料感官和品质等级较高,主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为萜类化合物(25.29%)、酯类化合物(17.08%)和杂环化合物(14.43%),其中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乙酯和水杨酸乙酯等具有芳香气味酯类化合物含量显著升高。此外,添加自筛乳酸菌的苜蓿青贮饲料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次生代谢物合成和芳香族化合物代谢方面的功能显著增强。因此,添加自筛乳酸菌可增加青贮饲料中的酯类芳香物质,进一步提高青贮饲料的气味和品质。
图1 论文首页
图2 图形摘要
在《Chemical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上发表了题为《Analysis of forage quality,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metabolic pathways in alfalfa (Medicago sativa L.) at different stages based on electronic nose and GC-MS》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基于电子鼻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探究了苜蓿在现蕾期(X)、初花期(C)和盛花期(S)品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代谢途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苜蓿生长发育,萜类物质先增加后减少,杂环类物质不断减少,醇类和酮类物质增加。初花期苜蓿的VOCs种类和含量最多,具有更多的甜味和果味,差异物质主要为酯类和萜类物质;单萜、倍半萜和三萜代谢途径在初花期明显上调,这些物质和途径是进一步改善紫花苜蓿气味和品质的关键因素。
图3 论文首页
图4 图形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