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2日,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以长篇综述论文的形式发表了澳大利亚、中国、美国的16家单位的19名学者的合作研究成果“China’s response to a national land-system sustainability emergency(中国对国家土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突发事件的响应)”,我校韩国栋教授在论文的完成中做出了一定贡献。该论文的发表填补了我校草学学科领域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的空白。
研究结果显示,自1998年起,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急剧增加;至2015年,这16个工程在约6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中国国土面积的65%)共投资了3700多亿美元,并调动了5亿劳动力。这些工程的环境目标包括缓解长江和黄河的侵蚀、沉积及洪水,在干旱的北方防治沙漠化,在多石灰岩的西南部地区治理石漠化,减少沙尘暴对首都北京及附近地区的影响,保护天然林地,以及提高耕地生产力等。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在此期间国家对一系列环境突发事件做出了积极响应。20世纪中期,由于低效的、不可持续的农业实践和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的累积影响,导致了大面积的贫困和环境退化。到了90年代,自然森林覆盖率低于10%,每年约50亿吨的土壤遭到侵蚀。1998年之后,这一系列的事件触发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投资加速,中国启动了众多的生态建设工程,形成了一条4500公里的绿色长城。这些投资的成果逐渐显现。森林砍伐率下降,覆盖率上升到22%;草原获得再生和扩大;荒漠化趋势在许多地区都得到了控制。水土流失大幅度减少,水质和河流沉积明显改善。通过技术进步和提高效率,农业生产率得到了提高,农村家庭普遍富裕,饥饿也基本消失。
该研究工作是由来自澳大利亚迪肯大学Brett Bryan教授、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皋磊研究员、Mark Stafford Smith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叶延琼副教授、西南大学孙秀锋博士、南澳大学Jeffery Connor教授、阿德莱德大学Neville Crossman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邬建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何春阳教授、于德永教授、刘志峰博士、黄庆旭副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李昂博士、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任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邓祥征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郑华研究员、内蒙古大学牛建明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韩国栋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侯向阳研究员等完成。